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在线免费配资
在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、创新浪潮不断涌现的今天,企业想要求生存、求发展,唯有突破技术壁垒与专利封锁,展开自主创新竞逐,通过打造一批批“硬核”产品,才能在市场拓展层面实现跨越式发展。昌邑荣信化工有限公司正是这一破局路径的成功典范。
这家坐落于昌邑经济开发区下营镇的民营企业,在短短的十余年间,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,迅速成长为国内唯一、全球顶尖的金属钾与超氧化钾生产商,且技术、产能均居于全球领先,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100%和80%,在特种化学品领域演绎着点“钾”成金的产业传奇。
记者在企业的生产车间内看到,伴随着此起彼伏的设备运转声,经过工艺处理后的银色金属钾液体在密闭管道中流淌,另一边,其衍生产品超氧化钾粉末则通过精密罐装系统封装成生氧剂。
“目前,我们所生产的金属钾产品的纯度能达到98.5%,可作为冷却剂应用于防化、核电等领域,而超氧化钾的制氧时间远超市面同类型产品的5倍,在应急救援、地下防控等领域表现都十分突出。”谈及自家的“冠军产品”,企业总经理陈修慧满脸自豪油然而生。要知道,受生产技术和工艺限制,此前这两个产品在国外是鲜有企业涉足的“无人区”,国内市场更是一片空白。
时间追溯到2011年,彼时的荣信化工刚刚落户昌邑经济开发区下营镇,成立的初衷就在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,在金属钾和超氧化钾这一细分领域实现技术突破,填补国内市场空白。
基于此,企业迅速组建专业的研发团队,每年将营收的7%投入研发,并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工程研究院、潍坊学院等建立全面的产学研关系,积极进行创新研发,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属钾和超氧化钾产品,并凭借质量优、纯度高、性能稳定优势,迅速打开了国内外市场。
有了攥紧核心技术的“金刚钻”,企业也有了承揽“瓷器活”的底气。目前,企业可年产1500吨金属钾、2000吨超氧化钾、500吨过氧化钠,不仅填补了我国航天领域化学氧源的空白,同时还承担了国内绝大多数安全装备生产厂家的化学氧源供应任务,订单供不应求。
在企业的战略版图上,创新不止于单品突破。去年,企业依托强大的金属钾原材料优势,新上了2000吨/年叔丁醇钾、1800吨/年叔丁醇钠生产项目,可广泛用于化工、高端医药、电子成像管及液晶显示器等领域,进一步拉长了企业的产业链条。
“目前国内其他企业叔丁醇钾产品的纯度大约在98.5%,游离碱含量在1%,而荣信化工的此类产品纯度可达99.5%,游离碱含量低于0.5%。”陈修慧告诉记者,这0.1%的纯度跨越,也代表了荣信化工的创新高度。
近年来,面对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,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,按照节能减排、机械化替人、自动化减人的发展理念,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保证生产安全、保护生态平衡,推动公司朝着安全、环保、绿色的方向不断前进。
“2024年,我们通过了DCMM2级评估企业,今年上半年,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签订金属钾生产线优化改造技术服务项目,以此实现金属钾全流程的自动化操作。”昌邑荣信化工有限公司经营部长陈玉峰告诉记者告诉记者,“项目全部改造完成后,人员减少80%,产线的能耗能降低50%,综合利润能增加20%左右。”
更为重要的是,改造完成后金属钾的纯度将从原来的98.5%提升到99.9%,不仅重新定义了国家标准,还将以其高纯度优势,进军高端医药化工等领域,进一步拓展了企业的产业版图。
依托“产品链”结“链”成“网”,在科技研发的加持下,荣信化工将金属钾、超氧化钾这个细分领域的“双料冠军”,锻造成贯通高端制造的“产业钥匙”,更通过一批批“硬核”产品,让市场需求与科研攻关同频共振,实现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价值跃升。
“2025年上半年我们已经完成了去年全年的产值目标在线免费配资,目前的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2025年年底,等金属钾生产线改造完成后,预计今年的产值能突破2亿元。”陈修慧表示。
兴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